詳情介紹
反滲透膜 抗汙染膜苦鹹水膜

(1) 淤泥密度指數( S D I) •↟₪✘◕。該指數能較好地反映給水中膠體▩·、濁度和懸浮物的含量,給水預處理後, S D I 越低對膜元件的使用年限越長, 一般要求S D I ≤4 •↟₪✘◕。降低給水中的S D I ,可採取絮凝▩·、沉澱▩·、過濾等方法•↟₪✘◕。
(2) p H•↟₪✘◕。複合膜耐p H 範圍較寬(2~11) ,而三醋酸纖維素耐p H 範圍較窄(3~8) ,超過規定範圍膜易水解•↟₪✘◕。調節p H 的另一個目的是降低給水中的鹼度•↟₪✘◕。
(3)鹼度•↟₪✘◕。鹼度是度量水樣中和酸的能力,能與酸中和的物質是氫氧根離子▩·、碳酸鹽▩·、碳酸氫鹽▩·、矽酸鹽和磷酸鹽等,鹼度與氫氧化物和碳酸鹽結垢有密切關係•↟₪✘◕。鹼度過高就必須用酸中和加以破壞•↟₪✘◕。
(4) 溫度•↟₪✘◕。不同膜材料的耐溫能力有所不同•↟₪✘◕。如複合膜耐溫可高達45 ℃,而三醋酸纖維膜則不能超過35 ℃,水溫度過高還會增加膜的壓密性,膜元件產水量會大大下降•↟₪✘◕。此外較高的水溫( 超過25 ℃) 會加速細菌的繁殖,這時更要注意滅菌措施•↟₪✘◕。
(5) 鐵錳的含量•↟₪✘◕。鐵▩·、錳易造成膜面上汙垢的沉積•↟₪✘◕。
(6) 硫酸鹽•↟₪✘◕。硫酸鹽(如CaSO4 ) 不易清除,當硫酸鹽和鈣▩·、鎂含量較高時,必須注意加防垢劑,嚴格控制水的回收率•↟₪✘◕。
(7) 硬度•↟₪✘◕。硬度主要指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,它是碳酸鹽垢和硫酸鹽垢的主要成分•↟₪✘◕。透過計算水中Lange2lier 飽和指數▩·、Stiff 和Davis穩定指數可判斷結垢的趨勢•↟₪✘◕。
(8)餘氯•↟₪✘◕。加氯滅菌也是反滲透淡化過程中不可少的過程,但不同膜材料的耐氯性有很大的差別•↟₪✘◕。三醋酸纖維素耐氯效能較好,可耐1. 0 mg/ L 的餘氯,而複合膜則只能在低於0. 1 mg/ L 下執行•↟₪✘◕。透過加入亞硫酸氫鈉可以降低餘氯•↟₪✘◕。
(9)總有機碳( TOC) •↟₪✘◕。TOC 過多可能引起微生物的汙染,特別是經過殺菌消毒過程,如水溫較高,消毒分解的有機物,正是細菌的餌料,以致殘存的細菌繁殖更快,醋酸纖維素膜對此非常敏感•↟₪✘◕。降低給水中的TOC ,可透過活性碳吸附•↟₪✘◕。

雖然反滲透系統執行已證明是可靠的,但產生的故障報道也不少,如給水預處理不當▩·、沒有按規定控制各種執行引數,均系操作不當引起•↟₪✘◕。因此,反滲透淡化系統安全執行必須注意以下問題:
(1) 定期測試S D I 指數•↟₪✘◕。S D I 過高,會造成膜元件的不可逆汙染,縮短元件的壽命•↟₪✘◕。
(2) 控制回收率•↟₪✘◕。回收率過高,一方面使難溶鹽的組分超過溶度積而結垢,另一方面元件裡的濃水流速過低,易於產生濃差極化引起結垢,同時不利於把水中膠體▩·、懸浮物等排出•↟₪✘◕。
(3) 注意膜元件的壓差•↟₪✘◕。膜元件的初期壓差是很小的,如若壓差增大較快,預示膜元件被汙染或結垢,必須查出原因,並予以糾正•↟₪✘◕。
(4) 注意產水量和脫鹽率的變化,通常與壓差變化同時出現•↟₪✘◕。如在短時間內,產水量和脫鹽率明顯變化,必須檢查預處理系統執行是否正常,如加藥量是否合適▩·、過濾器是否漏砂等•↟₪✘◕。





反滲透膜 抗汙染膜苦鹹水膜